
全世界范围内看,当前政府权力的结构都是“三权分立”架构,即立法、司法、行政分离。不仅相互统一又能相互制约,这与中国古代皇权制度完全不一样。在封建统治之下,国家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人,而这个人就是皇帝。皇帝是上天派来管理国家的粤有钱配资,但是皇权并不是所有权力的集于一身,而是仅掌握最重要权力。但是,哪项权利最重要呢?很显然皇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在几千年演变后逐渐下放权力的成果。
有的人此时会想到皇室以军权与财政大权为重。这是封建统治的利器,自然不可缺少。但是,儒家文化主宰的古时,军权与财政权虽然划分出去,但是最高指挥官和享用者仍是皇帝。虽然说,利用二者可以获取国家的统治权,但是通过二者影响皇帝决策则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乱臣贼子的帽子不可避免。所以对于军权及财政权暂且不提,古时的皇权主要代指行政权。
展开剩余82%行政权则具体分为决策权、执行权和监察权。而皇帝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,这使皇权的下放成为必然结果。真正为国家做事的是臣子,皇帝真正的工作是给臣子分权,让他们有管理权去管理这个国家具体事项。监察权是帝王对于官僚的主动控制调节的监控手段,而皇权中最早下放的就是监察权,其本质就是为了保证统治阶级地位。
在秦朝,三公九卿制度之中,御史大夫就是负责监察体制的官员,这是最早分离出来的单设的官职。而汉朝对秦朝的制度沿袭比较多,但也稍有改良,在设御史大夫之下设置御史丞和御史中丞,地方设立刺史,确保国家监察制度由上而下的有效性。在隋唐时期,中央地方依旧分设官职,中央采用御史台而地方上则设置了司隶台和谒者台。
宋时,监察官职除了名称几乎未有改动,但是元朝时期则完全不一。元朝时期,监察制度到达顶峰,中央御史台地位几乎至高无上,成为统治者的利器。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则出现了我们都听说过的监察机构——“都察院”。此时的都察院与我们熟知的都察院权力有很大差距。洪武时期的都察院对高级官员角度设下设“六科给事中”,直接监察六部,而向下设立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各省,权力分离严重,职权大大降低。我们所知掌管至高无上监察权的都察院的主人是雍正。
监察权还好说,经过几千年的经验总结逐渐下放且能有效掌控。但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关系极为复杂,理论上决策权是最高权力,理应掌握在皇帝手中。但是,事情无论巨细都有皇帝决策并不现实,这就需要有人或机构来辅佐皇帝办公粤有钱配资,而这一角色在历史长河中往往由宰相担当。
宰相在各个朝代的称谓并不一致,但是职权大致相当。“宰相之权,无所不统”则能突出宰相的重要性。宰相职位特殊,作为管理层,对下不仅仅是辅佐皇帝决策,对人事任用有极高影响力,所以容易形成一定门阀势力,影响皇权的现象频发。在汉代以前,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划分往往比较模糊,不仅仅对大政方针有所影响,更是日常事务处理的主要负责人,皇权被架空成为常态。不能上升到制度高度的结果,就是对于宰相的决策权不能形成稳定的掌控。唐代之后对于宰相权力的制约开始步入正轨。
话虽如此,宰相对事务的判断需要皇权做最后定夺无可厚非,但是皇帝做出的决策如果对国家走势有影响,群臣仍可以反对成为隐患。皇帝与宰相的高度“一体化”现象让宋朝几度走向危机边缘。虽然在岗位权限设置上对宰相权力设限,但是直至宋朝仍是皇帝宰相共同对事情做出决策,此时的皇帝为了均衡宰相权力往往会借助其他亲信的力量,比如说外戚和宦官。回到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割问题中,执行权的剥离还是遥遥无期。
明太祖朱元璋认识到宰相权力过大的危害,而自身对权力的掌控相对强势,所以即位时便将宰相一职废除,也正是朱元璋时代才将宰相的决策权彻底剥离。但是,决策权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弊端也逐渐显现。每天对于朝政大事不仅需要亲力亲为消耗精力,更是对某些领域的错误判断影响国计民生。如是出现“五府、六部、都察院、通政司、大理寺”等职权部分管理日常事务,而最终决策权由皇帝独揽。
分工明细,看上去具体工作划分的十分清楚,而皇帝只要付出决策就好。但是,我一再强调,一个人的决策容易偏激,皇帝还是没能脱离辅佐决策的大臣。最初,辅佐朱元璋的只是“秘书或顾问性质”,但是权力一旦划分就难以收回,而在权力面前一般人又难以拒绝。这部分“专职秘书”在历史的发展中,不仅仅帮助皇帝决策,甚至能左右决策且负责执行。
皇权被制约在当前看来理所应当,例如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。管理即决策,管理日常事务所做的每一个决断必然伴随决策权的出现,这与当权权力制约理论相符。但古时并非如此,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管理人和负责人,必须掌控每一个细节来维护阶级统治。而我们所讲到的文化和权力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皇帝权威。在古时的中国,皇帝对于权力的下放显然是无奈之举。
所以皇帝最重要的权力就是决策权。皇权不接受任何挑战粤有钱配资,又无可奈何。皇帝做的最多的是任用新人替换老人,而扶持的新人成长起来那一刻又一如既往。如此一来,执行权与决策权的分离步入死循环,直至封建帝制结束也没能真正做到二者分离。
发布于:天津市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