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48年11月,国民党军第7兵团被围碾庄圩宏泰配资,徐州“剿总”办公室主任乘车赶来。主任不提防御策略,反而盯着院中大树,说:“院里一棵树,不就是个‘困’字吗?必须把树砍了。”军长问:“要乏术了吗?”
1948年11月,华东野战军从东南北3个方向,朝着碾庄圩一带包抄上来。负责防守碾庄圩的国民党第7兵团人心浮动,军官纷纷找黄百韬询问:“为什么还不撤离?”黄百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,只是数次报告国民党徐州“剿总”,“剿总”司令刘峙均回复:“不要长他人威风,灭自己志气,你部继续坚守碾庄圩,以策应徐州。”
刘峙不仅没给黄百韬派援兵,还把国民党第7兵团左翼的李弥兵团撤往大许家,导致碾庄圩“洞门大开”。黄百韬得知李弥兵团撤离后,又向刘峙发电,请求派遣国民党第3兵团(李延年兵团)前来支援。
展开剩余72%电话打到徐州“剿总”,刘峙又是一阵训斥,让他率领12万人马坚守碾庄圩。黄百韬眉头紧皱,躲在指挥所里,期盼李延年兵团可以前来支援。可是左等右等,李延年兵团没来,却等来了徐州“剿总”办公室中将主任郭一予。
郭一予下了小汽车,黄百韬立马迎了上去,问:“老弟,上峰有没有指示?”郭一予笑着回答:“按照原计划行事,上峰没有新消息,只是让我来看一看。”黄百韬瞬间蔫了,又问:“怎么会没有新命令?我们必须赶快西撤。”
郭一予这个“老狐狸”宏泰配资,奉命来到国民党第7兵团,本就是走个过场。他假装劝慰黄百韬:“焕然兄,不必懊恼,你部装备优良,晚个1、2天撤离,根本没有问题。”黄百韬心里暗暗怒骂,又问:“老弟,上峰为何不让我们西撤?”
郭一予假装神经兮兮,回答:“焕然兄(黄百韬字焕然),你们多留一段时间,还能接应第9绥区部队。”黄百韬昂起脖子,说:“老弟,为了1个军,把我4个军拴在碾庄圩,这真是可笑至极。”郭一予无法回答黄百韬的问话,只好步入院子,和国民党第7兵团的军官聊起天。
军官七嘴八舌询问:“长官,我们什么时候撤退?”郭一予没给答复,反而指着院中一棵大树,连连说:“这不吉利,这不吉利啊!”军官们纷纷说:“长官,这棵大树夏天能乘凉,冬天能遮风挡雪,有什么不吉利的?”
郭一予为了脱身,只说:“你们看,小院方方正正,像不像一个‘口’字。‘口’字里加上一个‘树木’,不就成了‘困’字,这个寓意可不好。我看为了解‘困’,赶快把这棵树砍了,就能实现焕然兄的‘团式战法’。”
黄百韬在屋里听着,冷笑了一声,小声怒骂:“真是个滑头。”军官信以为真,立马调来部队,把大树砍了,将枝叶搬出院子。一会儿,国民党第7兵团63军军长陈章走了起来,看着空落落的院子问:“院里的树怎么没了?”
众人告诉他缘由后,陈章笑盈盈走到郭一予面前,直接说:“我看,砍了树也不吉利,‘伐树’不就是‘乏术’吗?仗还没打,咱们就‘乏术’了,这可完了。”郭一予听到陈章的解释,连忙说:“陈军长,可不是这样解释的,砍树是为了解‘困’。”
郭一予给陈章解释了一会儿,到了正午时分,连午饭都没吃,就乘车离开了。郭一予想要通过砍树,鼓舞国民党第7兵团的士气,没想到弄出了一个“战前乏术”,国民党第7兵团的众将心里又开始打鼓了。
果不其然在后面的战斗中宏泰配资,华东野战军将碾庄圩包围,将国民党第7兵团全歼。黄百韬最终无法解“困”,又等不来援兵,选择开枪自尽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瑞和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